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笑靥(yè) 妊娠(shēn) 哺(pǔ)育 面面相觑(qù)
B. 逮(dài)捕 殷红(yān) 按捺(nà) 不落窠(kē)臼
C. 熨帖(yù) 蕴藉(jiè) 蹊(qī)跷 退避三舍(shě)
D. 炽(zhì)热 熟稔(rěn) 桎梏(gù) 咫(zhǐ)尺天涯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
A. 无所不能 B. 罪不容诛 C. 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纵观举办过大型赛事的世界各个城市,可以看到不仅大赛带动了城市经济,而且推动了城市的综合全面发展,每届大型赛事都把一个城市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B. 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C.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 很多学生深有体会地说,欣赏高雅艺术不同于通俗流行文化,有着更为深邃的审美内涵和道德教化影响,能荡涤人的心灵,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4. 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洞庭东山,两百年前还是太湖上的一座孤岛, ,西半部叫后山,峰岭峻峭。
①岛的北端现在已和陆地相连
②现在岛的北端已和陆地相连
③全岛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
④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把岛劈成东西两个部分
⑤东半部称前山,坡势平缓
⑥称为前山的东半部坡势平缓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个东西,而不是表现着别的东西的东西。艺术眼光就是能够不去思考作品与别的东西是否有相似性,而能够看到作品所制造的世界的“别样性”。相似性是一个知识的要求。
为什么总看不到作品已经是个东西,而要看成是个影子?总想对照着某种东西去看,这种坏的眼光甚至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搞得艺术家刻意去寻找一些古怪的观念和变态的心理来表现。其实表现什么相对来说不太重要,关键是作品的做法。艺术家当然应该能够把芝麻粒大的事情和划时代的事情都同样写成艺术作品。
确实有许多人不会看作品,就拿文学作品来说(以文学为例是因为人人都觉得至少能够看懂文学作品),作家在构成一个作品时会使用各种手法,一般人看到的是故事或者情节,以为手法是辅助的,其实手法是一个作品的存在本身,它决定了这个作品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如果我们把故事或情节误以为是“存在”,就会以看实际事物的方式把作家千方百计构造出来的存在还原为我们认为它“应该是”的存在,这样,作品就不存在了。假如不管什么样的解读或解构都是合理的阅读,还需要什么样的创作?反正无论作品怎样构成,它都要被看成别的样子,那么,随便怎么写作都无所谓了。以一种简单的手法为例,作家有时候打乱自然时间和场面给予重组,现在很可能会有一些人悄悄在心里把它还原为比较“真实的”状态去理解。更别提那些复杂的手法如果一样一样的都还原回去了,剩下的当然不是作品,而只不过是故事了。
别说看作品,许多人甚至连看一棵树都不会看。把一棵树看成是我的各种表情,这是娱乐,是社戏,不是艺术。要让那棵树把自我踢一边去,自然而然地生长着,长成一个世界。和一般的想法相反,真正的艺术最讨厌自我。如果不是按照自我去解释作品,而是能够让作品横行霸道走过来改变自己的感觉,就差不多有了艺术感觉。想象我们真的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比如说一个不同时空概念的世界或者一个由不同物质构成的世界——我们会去评它吗?会抱怨它的天空是黄色的、有3个月亮、树都长得跟刺球似的吗?不会的,不同寻常的感觉让我们忙不过来。那些新的感觉改写了我们的感觉方式。不管是聪明人还是蠢人,其“基因图”有百分之九十一样的,即使人与低级生物的基因图大部分相似,却是非常不同的存在。在科学上它们是相似的,但在生活中在感觉里却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我听到过一段精彩的评论,有人解释为什么不看电视剧时说:许多电视剧跟周围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如果把那些无聊的事情再看一遍,岂不是跟受“二茬罪”似的?
5. 不属于“许多人不会看作品”的原因的一项是
A. 欣赏者看到的是故事或者情节,以为手法是辅助的,它不能决定作品的独特性。
B. 欣赏者以看实际事物的方式将作品内容还原为我们认为它“应该是”的存在。
C. 欣赏某部作品不能认为什么样的解读或解构都是合理的,它的存在应该是独特的。
D. 把作家有时候打乱自然时间和场面给予重组的内容还原为比较“真实的”状态。
6. 结合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对“要让那棵树把自我踢一边去,自然而然地生长着,长成一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树是有生命的东西,如果会欣赏一棵树,就不要把一棵树看成是我的各种表情。
B. 欣赏作品不能按照自我去解释作品,而是要让作品走过来改变自己的感觉。
C. 作家如果写一棵树,哪怕是把树都写成刺球一样的东西,都应该是自然的合理的。
D. 只有抛开原有的艺术感觉,新作品的艺术感觉才能走过来改变原有的艺术感觉。
7. 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管他表现什么,如果一个人能把细小的事情都能写成艺术作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家。
B. 作品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是由内容决定的,因而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使作品具有独特性。
C. 由人和人的“基因图”大部分是相似的可知作品之间也有类似情况,但我们不能忽视作品的独特性。
D. 最后一段以欣赏电视剧为例,指出有些人不会欣赏艺术作品,是因为他们总是以自我去解释作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埒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选自《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杖:拄拐杖
B. 兼卫尉江淹出奔 奔:逃亡
C. 皆酬太官馔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
D. 帝将幸稷宅 幸:宠幸,喜爱
9. 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疏率明烈”的一项是( )
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 ②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③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 ④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⑤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 ⑥稷单装径还都下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⑥
10.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B. 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 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D. 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3分)
译文:
(2)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3分)
译文:
(3)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4分)
译文: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4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任选一题。)
(1)①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碧云天, ,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长亭送别》)
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2)①《过秦论》指出,秦始皇转入守势后采取了“废先王之道, ”的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铸以为金人十二”的弱民政策以及一系列的防民政策
②《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第一乐段时兼用比喻和摹声,“嘈嘈切切错杂弹, ”,急切而愉悦。第二乐段轻快流畅后又逐渐缓慢下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第三乐段发展得很快,“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热烈而紧张。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故乡难言
朱鸿
①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②历经沧桑,我才知道任何人,不管他降生豪门还是寒舍,都有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绝对美好的日子只在人之初。尽管短暂,不过它会沉淀于脑,构成原型,并为人活着提供支持。属于我的纯粹快乐的时光,当然是少陵原赐予的,它是我的神话,我的梦。似乎一切都是透明的,窗花,门神,祭月,过年,鸡鸣于晨,鸟栖于昏,蝴蝶悬枝,蚯蚓行泥,或房檐垂冰,或锅洞伸火,甚至发臭的狗屎和温热的牛粪。
③伊甸园的生活注定都很短暂!有一天,我开始厌恶少陵原,觉得它小,脏,落后,甚至幽暗。于是快乐的时光就结束了。我离开少陵原,变成了西安人,然而也变成了异乡者。
④然而知识的谱系,迅速见证的不是少陵原鄙陋,而是我的浅薄。实际上过去的众多雅士都曾经登临我的故乡,并颂而叹之。“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是李白之诗。“自断此生休问天,社曲幸有桑麻田”是杜甫之诗,杜甫自谓少陵野老,是我故乡人。“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是白居易之诗。少陵原固然只是小小的一方水土,不过它隆起大块,涌向虚空,天高气净,光强风烈,素得适时云雨之润,从而贤才济济。这里是宰相朱博故里和皇帝刘询养地,这里出过义士苏武,出过将军杜预和史万岁,而所谓洛阳才子韦庄则家在少陵原。这里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高僧玄奘之葬地,因为少陵原南畔可以俯察樊川,眺望终南,有极好的风水。这里还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域,秦之杜县,便是因为设于周之杜伯封土而得名。凡是种种,为我建立了关于少陵原的文化地理概念和历史地理概念。
⑤都市是荣华的,不过我只是羁旅之人,客人,是移民,异乡者。唐诗三百首,近乎一百首渗进了乡愁。西安距少陵原不足三十里,回乡很容易,不过在我苦闷时,乡愁仍涌流笔端,渲染纸背。每一次回乡,我都感到安慰。每一次回乡,我都觉得踏实。少陵原的深厚和奥博,朴素和宁静,总是消除我的紧张和焦虑。十九岁离开少陵原之后,我就一直浅睡,稍有声音即醒,十分烦恼,然而我回乡便能沉睡。有一年我在香港,房阔床软,温度适宜,毫无噪音,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数羊不行,数树仍不行,遂想少陵原,于是几十个村子就慢慢浮现出来,并流泻于枕,膨胀于室,甚至弥漫整个香港。从东到西,司马村,小兆村,康王井,蕉村……我的灵魂像展开了翅膀,然而不用飞翔到县城韦曲,我就安眠了。那一夜,我睡得实实在在。
⑥故乡之于游子从来是慷慨的,它不拒绝一个人给它增光,它也不嫌弃一个人落泊潦倒,它更能收留那种在外受挫的人。我三十岁之前,曾经有两次在外受到重压,心疼,心在哭泣,觉得都市势利不宜我居,然而隐身无地,遂快快入住少陵原之家。在这里,我包扎了伤口,并恢复了元气和尊严。
⑦二十世纪与新世纪刚刚交接那年,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便从都市窜到了少陵原。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欲望在窥视斯地,并将聚集斯地,直至吞噬它。然而我非无情之物。少陵原不属于我,不过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我的父母之邦,这里有我祖先的坟茔。也许可以开发,问题是,现在的少陵原,它的风貌,它的景色,它的气势,它的品质,是自然亿万年所造化,是我的祖先亿万年所创作,从而才筹成了地理的少陵原,文化地理的少陵原和历史地理的少陵原。它不但是实用的,使祖先世世代代赖以生活,而且是美的,遂容易估量出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开发,不过开发者,千万要注意,覆盖了少陵原的种种新的建制,它的价值不能低于其固有的价值,它也不能是丑的。我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如果在我这一辈丧失少陵原,那么我这一辈就对它负有道义责任,起码我这一辈应该上报祖先,下达子孙,以使其明白在我之年所发生的变故。少陵原不属于我,然而多年之后,少陵原改换了模样,少陵原可能只剩下了它的名号,而我则白发苍苍,变成一个倔老头。我想,倔老头将不会找到蕉村了,及其他小时候到西安去要经过的西兆余村,皇子坡,韦曲。也算了,然而要是我发现有劣质工程,有污染企业,有致祸部门,我将用拐杖敲击他们的门牌和匾额,并将在正义的法庭起诉,追究他们,强烈要求他们还我少陵原!问题是,有些事物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他们怎么还我少陵原!
⑧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选自《2007中国散文精选》有改动)
14. 尽管故乡难言,但在作者心中形象鲜明。作者心中的少陵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请根据文中的内容准确概括出它的特点。(6分)
15. 作者说,少陵原是他人之初绝对美好的日子,“尽管短暂,不过它全沉淀于脑,构成原型,并为人活着提供支持”“它是我的神话,我的梦想”。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请就⑤⑥两段的内容简要列举。(4分)
16. 第⑦段写了作者面对少陵原被开发的想法和对出现的问题可能采取的行动,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7. 本文首尾文字完全相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六、(15分)
18. 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某学生会将开展一次校内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以上。(6分)
19. 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5分)

(1)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3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20.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为“普遍正义”下个定义。(4分)字数不要超过30字。
亓培玉,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2001年2月4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泉河大坝与妻子杨雪一同散步时,遭当地颇有权势的4人殴打追杀,直至溺死河中,原因只是他批评其中一个当众小便的人“没修养”。
这激怒了浙江学界,强烈要求严惩凶手。公安部、安徽省领导、安徽省公安厅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
毋庸讳言,令人发指的罪恶,因为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而变得更加让人“高度重视”了。可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又该怎么办?他们若遭遇了暴行,又到哪里去找严惩凶手的“过硬”理由?当学界只能把知识作为要求严惩罪恶的本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思: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堂堂正正地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
那几个残害亓培玉的匪徒已注定在劫难逃,但这就意味着普遍的正义得到了伸张?
这几个匪徒也许正在后悔。但后悔的可能并非杀人,而是杀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社会的各阶层不再是只会或只能顺“势”而为要求伸张正义,属于全社会的正义才有指望。
七、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植和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移植修剪,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B(A项“哺”读bǔ;C项“舍”读shè;D项“炽”读chì)
2. B(A.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都能做。改为“无恶不作”或“无所不为”。C. 罚不当罪:罚,处罚;
当,相当,相称。处罚与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改为“罪有应得”。D. 死得其所: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改为“死有余辜”)
3. C(A. 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应该在“大赛”后面。 B. “加强……门槛”,搭配不当。 D. 句子结构混乱,删去“欣赏”)
4. D(从四个选项看,首先是选①还是选②的问题,本段话的陈述对象是“孤岛”,①②陈述的都是“孤岛”,区别在于②多一个时间副词“现在”,正好和前语境的“两百年前”对应,正确项应为②,排除A、C,剩下B、D。后语境“西半部叫后山和⑤”东半部称前山”正好对应,最后应为⑤,排除B,选D)
5. C(作者认为具有独特性的作品不应该有主观性的多向理解)
6. B(A、C两项说的是树本身,D项前一句与本文文意不符)
7. D(A“不管他表现什么”原文为“表现什么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细小”说得不完整,还有“划时代的事情”。B作者的观点是艺术手法决定作品的独特性。C“作品与作品也有类似情况”与作者观点不符)
8. D应是“(皇上)驾临”、“到来”之意
9. B(①主要表现其“孝”;③主要表现其“军事才能”;⑤主要表现其“善与人交”。)
10. D(“与人为善,率素宽厚”,主要是指张稷本人,而非“世代为官清廉”,这是原文所无的。)
11. (10分)(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3分。“殂”,“庐”各1分,句意1分)
(2)并且派博士范云等人,前往见武帝,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武帝。(3分。“诣”1分,“告之以事”句式译对1分,句意1分)
(3)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4分,“就仆射征”1分,“道”1分,“满水陆”1分,句意1分)
12. (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通过如雪的花色,高雅不同一般的香气,旁逸的花枝和栽种在农家院内来描写梅。
(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竹篱茅舍”还是“正堂琼榭”都“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13. (1)①泉涓涓而始流;感吾生之行休
②黄花地
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①焚百家之言∕销锋镝
②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四弦一声如裂帛(一空1分)
14. 深厚而奥博(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朴素而宁静,慷慨而宽容。(1点2分,6分)
15. ①成为异乡者,每有乡愁,回到故乡便得到安慰、踏实,便能沉睡。 ②受到重压,在少陵原恢复了元气和尊严。(1点2分,共4分。)
16. 对原生态生存环境、对故乡的无限珍惜和依恋,对现代文明大潮中原生态生存环境面临丧失的伤感,对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期待和执著。(1点2分,共6分。)
17. ①运用反复,强化作者故乡情结。 ②进一步强化作者保护原生态少陵原的道义责任。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每点2分,共6分。)
18. 示例:同学们,名著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排比)。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谨的态度。让我们在古今中外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吧(比喻)!
【评分标准】①开头称呼1分;②观点鲜明,能联系读过的名著,讲明阅读名著的好处2分,没有联系作品该项只能得1分;③恰当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④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和号召力1分。
19. (1)示例: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3分)(2)示例: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2分)(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20. 普遍正义是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的属于全社会的正义。(4分。格式1分,“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2分,“属于全社会的”1分。)
21.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给自己一个舞台;要会表现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
(2)学会推销自己;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谈代价、谈付出等等
(3)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坚守我心;修养自身,练好内功;给自己一个舞台;酒香不怕巷子深。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稷字公乔,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他的生母刘氏不受宠爱,得了疾病。当时张稷十一岁,侍养母亲衣不解带,每当母亲病情加重时,则一连几夜不睡。母亲去世以后,他哀伤过度,拄着拐杖才能起来。见了年辈相同的幼童,就哽咽流泪,州里的人们称他是淳孝。长兄张玮善于弹筝,张稷因为母亲刘氏曾经先会这一艺术,所以听见张玮弹奏《清调》,便觉得悲伤欲绝,于是便终身不再听它。
他性格随便,开朗聪悟而有才略,起家为官先任著作佐郎,没有上任。父亲张永和嫡母丘氏相继去世,六年中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齐朝永明年间(483~493),担任豫章王嶷的主簿,和彭城的刘绘都受到礼待,不曾被呼叫名字,常常被称呼为刘四、张五。因为家贫,请求做剡县令,平时不问政务,常常进行小山漫游。正遇上山贼唐宇之作乱,张稷率领部下保全了县境。生母刘氏先是临时安葬在琅邪黄山,建武年间举行改葬,别人资助的物品堆积很多。当时虽然没有拒绝,事后又随之归还了他们。从幼年到成年,几十年中,常年设着刘氏的神座。外出相告,回来面见,如同事奉活人。
永元末年,担任侍中,守卫宫城。梁武帝的军队开到,兼卫尉江淹出逃,张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平安无事。当时东昏侯荒淫暴虐,北徐州刺史王国珍便派直阁张齐行刺于含德殿。张稷于是召右仆射王亮等人列坐在殿前西面的大钟下面,并且派博士范云等人,前往见武帝,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武帝。
梁朝初年,他担任散骑常侍、中书令。皇上即位后,封为领军将军。武帝曾在乐寿殿内设宴,张稷在酒醉后话多,怨忿的言辞流露在外。武帝当时也喝得很多,对他说:“你的哥哥杀死郡守,弟弟杀死君王,袖中提着皇帝的头颅,衣服染有天子的鲜血,像卿家兄弟,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张稷说:“我们兄弟是没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但对陛下您而言,则不能说我们没有功勋。东昏侯暴虐,您也亲率义师来讨伐,也有臣的参与啊。”武帝捋着胡须说:“张公实在可畏!”中丞陆杲弹劾张稷说:“领军张稷,家风缺少忠贞,做官必求显达,杀君害主,成为常事。”武帝把奏表留在宫中,最终也没过问。
几次升迁,担任了尚书左仆射。武帝将要到张稷住宅中去,因为正在盛暑,留在了仆射府衙。旧时迎待皇上所用的器物,都要交给宫官作为饭资。武帝因为张稷清贫,手写诏令不让宫官接受。南朝宋时,孝武帝就曾顺路到过张永家,到张稷已经接连三代都有皇帝光临其家,当时谈到此事的人都很替张家感到荣耀。
张稷性情明达刚烈,善于与人结交,历来做官都没有积蓄,薪俸都送给了亲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做吴兴太守时,刚到任就去访问遗老,任用他们的子孙担任高级职务,政治以宽恕而被称道。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张稷装束简单地直接回到都城,人们都未曾认出他,他朴素就像这样。